一晃LSE已经开学两个月
这两个月给我带来的冲击可以说是方方面面的
预热
和lse的故事从8.21正式开始。
据说经济学院属于LSE比较特殊的一员,这一点在pre-sessional的环节上就体现地淋漓尽致了。
跟其他学院相比,想读MSC ECON得提前一个月来LSE报道,上一门EC400,类似数学夏令营。有概率论,revision math(微积分线代之类的),math for macro, micro。每天大概从九点半到下午五六点。每天上完lecture之后是相关的作业,以及讲作业的class。需要在一个月之内学完并且参加考试,如果不通过的话要额外参加一个数学补习班或者被劝转系。
集中的math camp真的挺吓人的。一开始我真的完全不能适应。有一些东西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但是就是要在几小时之内学完。而且每天有很多很多作业,由于在国内的时候一直是一条咸鱼,前期作业还会做一些,到后期就基本上不会了。然后就听TA讲课,基本上都是第二天搞懂前一天的东西。但是你会感觉你周围的人好像什么都会,这种peer pressure真的很大。对我的震撼也很大。
这一个月里我也产生了退缩的念头。发现lse可以转系,同时结合了自己要找工作的目标之后我开始物色相关院系。但是因为金融系太热门,没有名额可以转。会计金融系要求会计背景,即使我写了一封很长很感人的PS,他们还是把我拒了。转系的时候还认识了一个越南的BSC ECON的小哥。他跟我说MSC ECON很难申请。劝我不要从高处往低处走。同时因为准备转系的时候和professor什么的也聊过,发现ECON在lse的地位很高。大家都觉得econ的学生很优秀。于是真的深深地怀疑他们是怎么把我招进来的。
幸好EC400学的很难很难,考试还算简单,最后还算顺利过了。这门课结束以后有了一两天的喘息时间。
正课
预热结束以后正课开始。经济系要求读完4UNIT的课程,有三门强制课程,俗称的三高,以及1unit的自选课程,允许选金融的课程。因为之后想做金融方向的工作,加上觉得asset market在CFA里学过了没意思,就选了corp finance。
正课也是很虐。每周都有很多很多作业。而且老师讲课很快。还好这里的课都有recording。像我这种上课动不动就打瞌睡的咸鱼,一般得再听一遍recording才能个大概。更别说就算是懂了lecture也还是没有思路怎么做题目。每次只能听完TA讲题,才发现,哦,原来做这些题都有套路啊。宏观老师很有精力,自己上万lecture之后还会亲力亲为上八个class。class上还要我们做name card点名回答问题。但是基本上只学过初级宏观的我对于他们的intuition基本是一问三不知,真的觉得很羞辱。但是也不得不继续好好学习,加深理解。
还好隔壁住的是自己系的同学,英本,对于这里的课程衔接地比我好多了。目前的情况就是每上完一周的class就会讨论一下,加强理解。其实也就是我抱大腿。
之前信心满满的corp finance,也发现自己也因为没有会计和看case和金融的基础,云里雾里的。这点也比较难过,希望以后能好一些吧。
感想
其实这两个月最大的感想还是,要想培养一个人的独立能力,就把ta送出国吧。以前完全不会做饭做菜的我来了这里以后不得不自己慢慢摸索。从一开始只会做番茄炒蛋,到炒焦了的土豆,到后来慢慢地能做比较正常还蛮好吃的菜,到现在养活自己不成问题。也算是一点点看到自己的进步吧。也第一次动手自己装了家具,虽然只是一个很简单的衣柜。但是之前面对这种东西真的完全不敢动手。
第二点就是,自己以前真的是盲目自信。来之前觉得欧洲人数学都很不好,海本学的数学都很简单。但是实际是,他们的基础可打得比我好多了。每次看他们在 whatsapp上的内容还有他们上课和老师谈笑风生就会产生我是怎么考进来的,他们怎么什么都会的感觉。聊天国内的考试制度基本上是,你只要考前认真复习了老师给的大纲就能考一个不错的分。而这里他们每节课后都会有很多习题,课也比较少。宏观微观经济学直觉讲的就会多很多,上的东西也深入很多。而且海本其实都很好学。比起来,我反而是那条咸鱼中的咸鱼。很后悔自己之前没有好好学习。
最后,希望自己九个月之后能够顺利从这里毕业并且真的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吧。或者回去以后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
到时候我就可以骄傲地说,被LSE ECON虐过之后,天下没有什么是我怕的了。